
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6篇
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1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作为教育系统的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这两天我和搭班的的老师一起走访了我们班的12名学生。这十二名学生主要包括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
第一个去的是我们班毛A家,费劲周折才找到了他家。有一个很小的院子,一进房子,狭小,昏暗,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我们只能坐床上。(即使这样的地方,也是租来的)家长很是诚惶诚恐,我赶紧说明了来意,并亲切的摸着毛小云的头,冯老师也关切的询问家庭情况,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并告诉他们学校的办学方针,努力方向,对学校和老师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家长逐渐的放松了,开始和我们自然的交流起来。家里三个孩子,父母都在打零工,冬天了,零工也不好找,就都在家里歇着。一张陈旧的茶几上摆放着孩子的寒假作业,旁边放着一个还放着馒头的盘子,一看就知道茶几即是书桌,又是饭桌。此时,我的心头涌入千般感受,总是责备他作业那么不整洁,但却没有想到他就是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用心的写着每一个字,努力的学习,愧疚的我不由得怜爱的把孩子拥入我的怀中.....
B家住的比较远,害怕家长不在,我提前打电话和家长联系了。因为不认识路,家长便就出来迎接我们。边走边聊,在寒风中走了许久才到他家。没想到这个孩子每天要走这么远的路去上学(步行四十多分钟),真是辛苦啊!每次他迟到我就批评他,他总是低着头一声不吭,从没有给我辩白过,真是惭愧啊!当坐到他简陋的家的时候,我表达出这个孩子上学很辛苦,没有想到,家长却说,这没有什么,像他们这样从内地很贫困地区来新疆的打工者,能上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他们因为在内地的偏远山区,别说上学了,就是吃饱肚子都是问题呢!他们虽然很年轻,B的妈妈今年才26岁,但是一天学也没有上,最大的收获是给B又生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严重超生啊!越是穷,越要生!)现在虽然比起其他同学家里的条件差些,但是孩子能上学就是家长最大的欣慰了。
走访的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内地来疆打工者,没有固定收入。很年轻,但是因为贫穷都没有上过学,每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居住条件差,学习环境差,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为生存奔波根本无暇关心孩子学习。通过走访,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学校80%是外地来疆打工者,被外面的人称为打工子弟学校,而在我们班,打工者就占了70%。这些孩子和所有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渴望知识,渴望成长。他们有着城市孩子所没有的淳朴,吃苦耐劳,坚强的意志力,自理能力强这些优秀的品质,但是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习惯等方面却不容易教育,因为父母忙碌和没有文化,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的视野狭窄。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应该把工作做的更细致一些,更要有耐心一些,关键还是要有一颗爱心。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的爱的缺失,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多给这些孩子爱心。我想,即使是父母没有文化,即使家境贫寒,只要学校能给一个宽松的充满爱的环境,这些孩子一样都会很优秀的!
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2"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开展以来,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积极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育人意识,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在做好上学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课余,对我班的51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所见所闻,感触良多: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从家访中,我们深感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有的孩子在家比吃比穿,有的孩子任性撒娇,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的厉害,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长总是说你不听话,就把老师请来,觉得老师就是万能的,能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如果在老师身上发现了什么不良之处,家长就觉得特别吃惊,觉得不可思异。家长对我们报以这么高的期望,我们真是深感责任重大。怎样为孩子们树立榜样,也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3我们都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如果我们 ……此处隐藏2624个字……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5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的根源,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耐心倾听家长和老师对他或她成长的一些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感情。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得更大的成功。
我在八月的一个午后,来到了学生小刘的家。学生小刘的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家长,孩子和我坐成一圈,孩子的父亲问我孩子是不是在学校表现不好,希望我直言不讳的指出来,他一定配合教育。我之所以选择了到这个孩子家家访,并不是因为她在校的学习表现不好,而是因为她在班级人际关系不够融洽,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接触。我觉得,这个孩子的防御心理特别强,说话也比较有进攻性,像一个小刺猬。但是我和她交流过几次,发现这个孩子胆子其实很小,也很乖巧。是什么导致她的两面性,为什么她总要在同学面前装作很强大的样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决定看看她的家庭,寻找一下孩子性格形成的根源。
坐在这个孩子的家中,我观察到,这个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地处偏远的一处平房区,在和她父母的交流中,我获悉到她父母都没有固定工作。她小的时候,爸爸为了养家总去外面打工,而她家的亲戚相对家境比较殷实。家庭聚会的时候,父亲常不在场,因为家境窘迫,小小的她心理比较敏感。慢慢学会了察言观色,她总是觉得亲戚瞧不起她们母女俩,所以在她九岁时就产生了“我要变得强大,我要保护妈妈”的想法。这种想法先体现在语言上,她妈妈说:“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说话就总是反驳别人。我一批评她,她更生气。后来,她开始不怎么和周围的小孩玩,拼命在家学习。总说要用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听到她们的讲述我的心抽得紧紧的,我好心疼这个孩子。我不自觉地抚摸她的头,孩子的眼睛闪烁着晶莹的泪。我问她:“成绩好,事事不让别人说你,你就真的快乐了吗?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不仅要懂事,我还希望你快乐。别去承担父母应该承担的事。”()我还和她们讲了同学们对她的一些认识。比如,同学们都说她太敏感,在一起聊天时,她会突然翻脸,觉得某些言语在针对她。我又和他们讲了智商和情商的关系。我告诉她,只有让孩子学会心灵不设防,以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健康的情感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有多重要。经过我和孩子及父母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这个孩子若有所悟的低下了头,表示尝试改变自己。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个孩子的生活即将发生了变化。我知道:如果没有这次家访,我就不可能找到症结所在;而在她父母的心中,她还一直是那样一个乖巧优秀的完美孩子,其中的不快乐心结会一直埋在这个孩子的内心深处。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很多家长整个忙于工作,直接把小孩子扔给了老人照顾,等到孩子长大了接回来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学习生活时,孩子往往就不听了,这其实是由于家长监护责任的缺失造成的,作为班主任既要指出家长的这一问题所在,还要尽力做好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桥梁。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唠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针对这类家长我也给他们敲了警钟,告诉他们长此以往就会让孩子处在一个藐视或忽视父母忠告的境地。总之,家访工作的进行,使我能和家长在一个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果说作为老师在学校看到学生的表现只是一个平面的话,那么通过家访就能看到这个孩子的多面,这样立体的看孩子,才能找到孩子身上一些缺点所产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督促孩子尽快改正。家校的密切联系实在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啊!
教师的家访心得体会6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作为我们XX小学因为地处济南市的近郊,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许多孩子是外来务工子女,其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外加家长学历水平整体不高,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忙,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家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四十六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