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九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1为期五天充实而有意义的三下乡生活于热烈的掌声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至今我仍无法忘怀那一张张可爱而天真的笑脸,那一声声甜甜的“老师”仍在耳边徘徊。提起三下乡中的点点滴滴,我依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三下乡”在高中时就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xx年这个夏天实现了。也许是因为从小生长在城市里,我对农村的印象也只局限于电视、报纸上的模糊的概念,对于“真正 的农村是什么样,现在的农村发展的怎么样了”这样的问题我毫无概念。今年这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一个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平台,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关心农民,贴近农民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意识。
五天的下乡生活相对于人生而言,也许并不算长,但对我们参加“三下乡”的全体队员来说,这段日子却是大学生活中最绚丽、最深刻的一章。它区别于我们任何一次曾经参加过的活动,它不仅锻炼了自己还服务了农村。这五天中,我们冒着酷暑,克服高温奔波在乡村,从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得到了让我一辈子受用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看到一双双像在渴求着某种知识、某种力量的眼睛,尤感我们责任的重大。在去从话之前,我着实好好准备了一番:找了很多适合小学生玩的活动,还找了最后合唱时的歌曲并同我的搭档少萍想了很多舞蹈动作。可是还是觉得很没底,怕自己做的不好。
我上课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因为每一个班分别由一个授课老师 和活动老师带,我是活动老师。而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能够使学生愿意听,喜欢听,愿意配合,我已经很心满意足了。最后的练歌部分确实辛苦,但苦中有乐,乐中带甜,活动的开展得到那么多的学生及队员的支持及帮助,倍感到欣慰与感动。·
我相信有一些人和事是一定会被记忆保存的,比如说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比如说我们的“Small World”,比如说最后的合唱比赛,比如说那次调研之行,比如说我们这些同甘共苦的队友们。“三下乡”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历练,还有彼此之间日渐浓厚的友情。在这次“三下乡”中我真的收获了很多,从得到了许多实践的经验到意志的磨练,从对“三农”的反思到对我们自己课题的探讨,从学会了吃苦到与队友培养的深厚的友谊,从学会了如何制作调查问卷到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在从化良口镇小学里到处洒下了我们的辛勤汗水,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住在乡下的时候队员们一大群人说笑、打闹觉得生活很快乐。虽然吃着寡淡无味的饭菜,虽然睡着吱扭作响的破床,虽然洗着总是觉得洗不干净的澡,虽然从镇上去村子里的山路总是那么陡峭惊险。可是那种生活多美好啊!除了忙碌外,我感受到的是围绕在我们每个人中间的融洽氛围,工作中,大家互相交流学习的激情感染了空气中安静的因子;闲余时,大家的欢声笑语荡漾于清新的空气中……一起休息,一起共餐,一起干活的生活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对方,更加亲密。在快乐与愁苦中,我们一同成长。每每想到这,我都会会心地微笑,可以说,这些都成了我回味最好的调味剂。十几个人一起抢饭吃,在大山里面看风景,在路上拍摄路边照片。采访访问乡镇企业,关心我们的学生。终于可以亲自去了解,去调查。这种实现愿望的成就感、满足感是考试得多少分都感受不到的
不知不觉时间如梭,离别的日子如期而至,紧紧拉着我们的小手,一双双含泪的眼睛,久久不愿意离去的身影,电话中传来的哭声。
我会去看你们的,一定!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2经历了近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收获很多,尽管这期间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住的地方,吃饭问题等等,但我还是经受住了考验,并从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没有的东西,令我受益匪浅!
这次三下乡组队从七月初就开始了,而且各项准备工作也在考试期间进行,可以说我们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三下乡。
7月15号考试刚结束,我们全体队员就在一起开会,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购买队服的,打印材料的,准备队旗横幅的等等,一切一切按计划进行。
由于驻地卫生问题还需解决,我和团长提前到达目的地—坊子区南流镇建华村。一下车,就感觉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吃过早饭,我们带着工具来到驻地。到了以后发现住在那里是个挑战,而且没有电、床,只是一座空荡荡的两层楼房。于是我们决定,住旅馆。很快住的地方搞定了。一切准备就绪,下午大部队按时抵达。我和团长在旅店门前迎接他们,顿时宁静的小镇被我们的笑声打破了,感觉我们给小镇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安顿好后,我们排队来到了庄龙甲烈士纪念园,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以及后人对他的怀念。另外我们还了解了坊子区的历史等,让我感受很深。
在回旅馆的路上我们经过田间小路,我们在一起高声唱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我们的歌声在田野里回荡,我们很快乐。
晚上我们开了个小会,团长安排了几天的工作任务,每个人都认真地准备着…
第二天我们队伍一行拜访了南流镇敬老院。按照计划,我们先打扫卫生。可能由于很长时间没有人打扫了,院里的杂草很多。我们不怕脏不怕累,一口气将它们解决了,门卫老大爷给我们送来了小推车,我们又将草推到院外。这时天空开始散落细雨,夹杂着泥土的气息,别有翻滋味。
拔完草后,有的进屋里找老奶奶聊天。我们几个男生则在外面听老大爷讲他先前的人生故事,讲抗战,讲南流的历史,我们听的很认真。顿时,我在想,等我老了是不是也会像现在一样呢?当然更多的是感受了老大爷艰辛的人生经历。想想也是,正是由于他们的铺垫,才有了我们的幸福时光啊!
晚饭我们一起出去买回旅店吃,大家一起吃饭的感觉很棒,而且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也许这是三下乡不一样的感受吧。山楂树下谈过去,五六个人围坐在不是很大的床上打扑克,惬意。当然我们也不忘每天晚上的小会议,准备好第二天的任务。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梦乡了!(累啊)
第三天恰逢赶集,我们今天的安排就是做社会调查。调查内容像老百姓最关心的新农合,新农村建设等等。由于是第一次,所以我们很激动。边发宣传材料,边做社会调查。村民们也很配合,更甚者主动要材料阅读。看到这一场景,我们欣慰很多。坚信下午的社会调查应该会很顺利!
下午两点,准时出发,我们走街串巷,向村民发调查表,多数人还是很配合的,但也有些村民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做调查。我们就耐心的向他们说明这种调查目的意义,尽量让他们配合。有时就填一份调查就得花半个小时,可见这是多么不易。虽然艰苦,但我们从中也了解了他们对于新农合的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而且 ……此处隐藏4310个字……唱一句,台下的同学就把歌曲全部唱完了,当时真的有惊呆我们。但在为期四天的支教活动力不足的一点是:没有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让学生回家后打电话来报平安,有学生做到了,而没有做到的学生没打电话追踪。这个问题在支教组长的提醒下,最后有改善。调研过程我参与较少,但是有一起去做关于红色文化的调查,被调查的老百姓都很随和,很好沟通,这使得接下来的随机调查更容易展开。。。。。。
为期七天的下乡就这样结束了,但是留在那里的只有回忆和不舍,因为我们累并快乐着!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7在这个宝贵的假期里,为了能够使我的假期生活更添一份精彩,我选择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与各位老师同学组成一个小队,通过在乡下不断地走访宣讲法律知识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为祖国乡村建设献出一份自己的微薄力量。
为此,不管这一路上是多么的颠簸,我也始终保持着兴奋感,对于接下来的活动和实践充满了向往。我们的行程非常的紧迫,但也足够我们在三天之内走完预定的五六个乡村了。在车上我们的带队老师不断地给我们讲述着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里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和关键,并给我们分发接下来要在村里发放的法律知识小册,要求我们在这段时间里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其进行熟悉。更重要的是,要放开自己,在众多陌生的父老乡亲面前要敢说,要能说,要在这段时间里做好心理准备。
不得不说,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心中的浮躁减去了很多,开始更多的思考其接下来的实践我应该怎么来准备。同车的同学们也一个个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上去非常的可靠。
终于,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路程,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xx村。我们与村里负责接洽我们的负责人谈过以后,就找到了一块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开始了我们的准备工作。包括桌椅和敞篷,我们小队的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的,一番锻炼以后不由得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情况了。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我们迅速的进入了状态,面对各位好奇而来乡亲的询问,我们积极地动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并且通过一些小的案例和事例来更好地佐证自己的说法,让大家能够快速的理解。xx村里的乡亲们都非常的热情,我们在结束了上午的活动以后,在吃饭时间不停地讨论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在村里村民们提到的一些比较有讨论意义的问题,虽然大多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矛盾小事情,但这也足够让我们这些还没有走出学校的学生们有一种所获颇丰的感觉。
不同于在学校里书本上记载的经典实例,在乡亲们口中的事情更有代表性,纵然小但却是大家经常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在这一番收获下,哪怕是一开始对于活动有些抱怨和不满的同学们也闭上了嘴,心里也开始认可了这样的情况有助于自己的学习进步。我们的队伍也开始真正的期待起接下来的活动开展了。
虽然这样的活动比较累,但是我们大家都相信,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以后,我们的成绩以及能力都会有突飞猛进的进展,在以后步入社会以后都有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8很早之前就知道聋哑儿童这个名词,但真正亲身接触到聋哑儿童则是通过这次关爱残联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几天的残联实践活动让我认识到他们的世界,他们的生活。
到残联的当天,我们爱源小分队受到了这群孩子的热烈欢迎,虽然没有一句句的工整话语,但他们脸上的欢喜表情加上手舞足蹈的动作足以将他们高兴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一个个不由得拥在我的周围,依偎着膝盖,抬着头向我展示天真烂漫的笑脸,那一双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一眨,以他们所特有的方式向我打着招呼。在他们的眼中有些对外界认知的渴望,看到这里心中满是同情,挂在耳朵上的人工耳蜗不禁让我对这群孩子有了怜惜之情。在残联老师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这群特殊的孩子们从出生就感受不到来自世界的声音,自然也就接收不到人类的语言,最终导致了他们语言的发育迟缓。现在他们表面上看和其他儿童群体并没有什么不同,并都在人工耳蜗的帮助下有了基本的听力,在老师的教导下能运用相对基础的词汇来表达自己。在这儿的孩子分为大,中小三个班,没班大概有20人左右,大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听说技能。之后老师指导我们在户外陪孩子们做些运动,让孩子们上室外课。
室外的课堂上,老师陪着孩子们做游戏,我们也高兴的加入他们的行列,体验他们的天真,同时也怀念我们的童年。游戏开始了,还是那个很古老却又忘不了的童年游戏——丢手绢。我们共同唱起那有着浓郁童年色彩的歌谣:丢,丢,丢手绢,丢,丢,丢手绢……童年的旋律在活动的场地上来回飘荡,悠扬的旋律仿佛将自己拉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好像在做的各位全都是自己儿时的玩伴,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舒畅……
随后的几天,我们爱源小分队在室内课上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我们教他们画画课上,我们一起画出心中的美好事物,有人物,有昆虫,折纸课上,孩子们一步步的跟着队员的演示,小心翼翼的摆弄着手中的纸张,不一会原本毫无生机可言的纸在这群小天使的手中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纸鹤、青蛙等等;画图识字课上我们与孩子们互动,一起用直观的图形解说着数字的魅力。就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加深了我们对这群特殊孩子的了解,也使得我们将自己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环境中,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所有的付出又会回报,看到他们一个个冲向我们的烂漫笑脸,我们都会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与不懈的劲头。
几天的时间活动,队员们都虽有些累,但只要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们的心中却有了一股满满的自豪感与幸福感。这次活动使我真正了解到了聋哑儿童的世界,学习到很多与小孩子沟通交流的技巧,在陪伴他们的同时也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净化到童年的天真烂漫。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9不知不觉中,本次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青春在实践中闪光”已经圆满的落下帷幕,虽然活动结束了,但是对于实践队的每一位队员来讲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触。
本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主要的任务是去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协助整理资料和打扫卫生以及陪伴留守儿童,看望社区贫困老党员,几个队员在这次活动中都表现的非常好,队员们为社区打扫卫生,是希望行动可以给社区居民一个干净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小朋友玩,是希望陪伴可以让他们感到快乐;去看望社区贫困老党员,是希望慰问可以让他们不再孤单,内心感动温暖;去社区整理资料,是希望能尽自己小小的力量来为辛苦的社区工作人员分担一些。队员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任务,也从奉献中找到快乐,从团队中学会了团结的力量。
记得那天去照顾留守儿童,小朋友脸上的笑容一直浮现在脑海里。队员和小朋友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虽然很调皮,有时候会不听队员的话,但队员们还是很耐心的和小朋友们沟通交流,到最后成为了朋友。想到了队员们小时候是多么的调皮,让父母操粹了心。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要离开了,大家都很不舍,挥手告别,队员们说:“我们还会回来看你们的”。虽然很辛苦但大家学会如何用爱心去照顾别人,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如何和队员团结合作。
这次“三下乡”让实践队员受益匪浅,队员们学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学会了与人沟通与交流,学会了助人为乐,学会了从奉献中寻找自身的价值。